智改数转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。近年来,沙市区以建设江汉平原工业数智化转型先导区为抓手,聚焦企业“不愿转的路径依赖”“不敢转的成本困境”“不会转的本领恐慌”,牢牢揪住“在技术上不好用、在能力上用不好、在思想上好不用”三个痛点,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。
针对在技术上不好用的问题,沙市区坚持技术流与业务流双向拉动,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、工业制造等方面打造多类应用场景,探索打造综合型、专业型、特色型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个,持续提升协同能力和系统集成水平。紧密对接发那科、罗斯科技等优质数字化服务商,为100家规上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诊断分析,鼓励服务商和平台充分利用软硬解耦的开放系统、低代码和平台云化等方式,共同开发“小快轻准”解决方案,全方位赋能数字化转型。
针对在能力上用不好的问题,沙市区注重国企带动,成立楚知元数字经济公司,用服务牵引数字化发展习惯。与三大运营商联合组建业务团队,服务化工新材料、装备制造、汽车零部件、纺织服装等重点板块数字化转型。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框架,完善沙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,提供规划咨询、发展评估、人才培训等多层次服务;与市纤检局合作共建纺织服装质检中心,建立覆盖纺织原料、面料、成衣的全产业链检测能力,实现从在线预约、样品送检到报告出具全流程数字化服务。
展开剩余44%针对在思想上好不用的问题,沙市区以龙头企业为示范,数字基建为根基,优惠政策为牵引,构建智改数转生态体系。精心编制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》,鼓励赛利恩特、红叶针织等龙头企业先行先试,分层分类推进石油石化、纺织服装及其装备等细分产业链上43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,27家企业达到国家数字化2级及以上水平。建成5G宏基站1454座,联合荆州联通建设云仓、供应链、MES等信息技术应用项目,建强了算力基础。强化与省征信公司、农商银行沟通合作,为中小企业转型注入金融活水。出台融资、奖补、人才等支持政策,去年以来发放数字化转型奖补资金超700万元,有效激发中小企业转型热情。
通过精准解决三大痛点,沙市企业期望转的期待更加强烈、加速转的态势正在形成、转得好的效果正在巩固。产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全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优秀解决方案奖,衡德实业智慧工厂获“光华杯”全国总决赛三等奖;4家企业入选2024年国家级5G工厂,数量居全省县市区之首;今年,成功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,数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一。
发布于:北京市炒股配资官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